新金融战:互联网巨头混战传统金融

这个夏天,互联网金融变得炙手可热。有重拳频出,有传言四起,有论坛无数,惊呼阵阵,好生热闹。怀抱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竖起开放、平等、分享等新思维大旗,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鳄纷纷闯入原本壁垒森严的金融界。加上P2P等新兴草根势力,局面更是风生水起。金融,似乎不再是传统银行、保险的特权。

财富成都智库熊云波分享:这个夏天,互联网金融变得炙手可热。有重拳频出,有传言四起,有论坛无数,惊呼阵阵,好生热闹。

真正的暴风雨还没降临,仅仅雷声便震动了两大业界。

怀抱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技术,竖起开放、平等、分享等新思维大旗,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大鳄纷纷闯入原本壁垒森严的金融界。加上P2P等新兴草根势力,局面更是风生水起。

金融,似乎不再是传统银行、保险的特权。面对“搅局者”和“逼宫者”,银行大佬不得不放下身段,调适心态,加快了金融的互联网化,甚至杀入对方的领地,进军电商。

“互联网金融”还是“金融互联网”?扎实的阵地战还是突袭般的空降?融合还是颠覆,“颤抖”还是淡定?

互联网巨头新战场

余额宝风头未过,微信5.0便将携支付功能横空出世。

凭借新技术、新思维,互联网巨头纷纷抢进金融领域,雷声阵阵,硝烟渐近,尽管尚不在一个重量级,围观者仍止不住一再起哄,“颤抖吧,银行!”

“狼”已经来了,而且来的可能还不止是“狼”。阿里小微金融集团已初具框架,腾讯金融布局亦具无穷想象,京东把金融置于第二个十年的三大方向之一,百度也刚刚获得一张支付牌照。

流传“暴利”之说的金融界,隐然成为互联网巨头们的又一个战场。

未来孰难意料。央行副行长刘士余说:“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可不重视的一个新的业态,也可以说是‘新金融’,它的一个特点就是明天不可知。”

金融毕竟是金融,不管谁将执牛耳,在业内人士看来,竞争的核心一定是谁能更好、更便捷地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能提供一个安全的平台和完善的风控体系。

动作频频

刚刚过去的7月,互联网金融领域动作频频:

新版支付宝钱包上线,并在其客户端正式开通余额宝功能;阿里小贷与东方证券推出的“东证资管--阿里巴巴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获批;新浪发布“微银行”,可办理开销户、资金转账、汇款、信用卡还款等业务,并将涉足理财市场;腾讯宣布将发布微信5.0版,主要应用方向是金融理财,并将与旗下财付通合作推出支付功能;……

曾一再发表互联网冲击银行论的招行前行长马蔚华,近日在某论坛上敲起警钟:金融正面临着资本性脱媒和技术性脱媒,直接融资方式的兴起将逐渐边缘化银行的间接融资方式。

而如今,除了网购、航空、游戏等传统的互联网支付细分市场外,第三方支付企业又开始在基金、教育、跨境支付等新兴的支付市场发力。

6月13日,支付宝推出余额宝服务,短短半个月,合作伙伴增利宝便一举登上货币基金用户数的首座。

不过,余额宝用户的人均投资额仅为1912.67元,与传统基金理财户均7-8万元的投资额相比差异显著,碎片化的理财模式显示了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是目前银行人士尚不够“颤抖”的一大原因。

借移动互联网的盛行,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冲击波更呈围攻之势。支付宝钱包手机客户端开通了余额宝功能,微信的“摇一摇”也与财付通结合起来。存、贷、汇三大传统金融业务中,互联网金融不仅涉足“汇”,还在“贷”的领域攻城掠地。

阿里旗下有两家位于浙江和重庆的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和订单贷款,同时为淘宝和天猫商城购物的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凭借其电商平台上积累的信用数据,其运营成本大大低于银行贷款。

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阿里小贷已经累计为超过32万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不良率仅0.87%。

2012年,京东商城和苏宁电器也先后宣布成立小额贷款公司,进军供应链金融。

马化腾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腾讯也在考虑申请小额信贷牌照。

对互联网巨头们来说,目前缺的只是一张正式的银行牌照。即便如此,除了存款,银行的主要业务几乎已遇到全面挑战。

阿里会不会做银行?这是近几年来外界始终不断的疑问。可以确定的是,阿里曾申请未果,后来则反复公开表示无意做银行。

一位阿里巴巴集团高管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解释:央行给支付宝的定位是一个“钱包”,意味着不能有银行账户,“我们想能不能给我们一个银行账户的定位?说不能给,除非你有银行牌照。但是又不给我们发银行牌照,最后就是今天这样了。”

阿里PK腾讯

2012年9月,马云宣布阿里巴巴未来定位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核心。

2013年春,以支付宝拆分出来的共享平台事业部、国际业务事业部、国内业务事业部及原阿里金融为班底,阿里筹建小微金融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并行,主要业务范畴涉及支付、小贷、保险、担保等领域。

而马化腾和他的腾讯,亦在第三方支付、保险、理财等金融领域多点布局。微信支付即将高调登场,更为腾讯的金融帝国蓝图招来大量眼球。

财付通总经理赖智明最近公开表示,腾讯的战略是:建立一个开放的金融平台,和金融机构共同创新设计产品。

一个基于电商的平台,一个基于社交的平台,阿里和腾讯两大互联网超级巨头,隐然开始在金融领域对垒,做着同样的金融平台梦。

“什么是平台?很简单,日活跃量上亿。没有这样巨大的使用者规模就不能算平台。”前述阿里高管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阿里、腾讯都算平台,百度算半个。”

从同为平台的意义上讲,阿里巴巴和腾讯无疑是竞争对手。

艾瑞咨询分析师王维东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分析,阿里金融的布局,主要是来自于其电商平台的用户数据,阿里小贷与阿里巴巴、淘宝网、支付宝底层数据完全打通,通过大规模数据云计算,使客户网络行为、网络信用在小额贷款中得到运用;腾讯则有非常好的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微信和庞大的用户。

在王维东看来,移动端,可能就是阿里相对腾讯而言唯一的短板。

今年4月,阿里巴巴以5.86亿美金投资新浪微博占股18%。前述阿里集团高管告诉记者,“是因为微信太厉害了,我们才找微博的。我们现在应对微信的对策是不惜把电子商务变得社交化。”

除了入股新浪微博,阿里还投资了高德地图、穷游网等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同时,淘宝和支付宝都在推进手机客户端。

“虽然它现在网罗很多,但是如何把这些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是一个挑战,现在还没有整合成一张网。”王维东认为,未来在移动互联网层面,依然是腾讯占优。

腾讯坐拥PC端QQ和移动端微信两大平台,但其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如阿里抢眼。

IT分析师贾敬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马化腾的重点还不是在互联网金融上,他的核心战略是娱乐化和移动化,这方面市场本身已经足够大。

“腾讯在做互联网金融,但我还看不清他们怎么做。”前述阿里集团高管说,阿里的用户群是商业交易性质的,而腾讯是社交的,社交的背后有商业属性,但是不充分。腾讯旗下的电商拍拍网做不起来,也是这个原因。

阿里和腾讯短兵相接的地方仍然是第三方支付。易观分析报告显示,2012年支付宝在国内第三方支付份额达到46.6%,远远领先于第二位财付通的20.9%。

但如今腾讯携“微信支付”再战第三方支付市场。赖智明表示,财付通将会联合微信5.0版本和QQ手机版这两大平台一起做移动支付。也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包括联手基金公司和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产品。

财付通能否号令2亿微信用户,全面挑战支付宝的霸主地位,给外界留下一定想象空间。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阿里和腾讯亦不乏合作。不久前,马云、马化腾和平安的马明哲,三马联合发起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正式获批并落户上海。

追赶者京东

阿里在电商领域的直接竞争者京东商城,近来也开始发力金融。

2013年初,京东提出第二个十年将围绕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自营电商,二是开放服务,三是金融。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表示,京东要在数据领域、金融领域催生出大量新生业务。

这与阿里巴巴去年9月宣布的“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定位接近不谋而合,并或将正面冲撞。

京东在金融领域的探索正是始于与阿里的“不合作”。2011年8月,它停用阿里旗下的支付宝,理由是对方费率过高,但业内分析师认为,京东是不甘心泄露销售数据给竞争对手。

2012年10月,京东收购网银在线,获得属于自己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2012年11月,京东商城对外正式发布其首个金融服务类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系统;即向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为此,京东已与资产排名前15位的银行达成总计100亿元的授信规模。

京东金融发展部刘长宏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京东接下来还会积极申请小贷、保理等牌照,以网银在线为手段,为下游提供更多的创新产品。据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内部曾测算,京东去年销售额是600亿元,今年预期实现1000亿元,按现有速度,十年能做1万亿已经到头。而淘宝和天猫去年即已达到1万亿,十年后甚至可能会做到10万亿元。

但京东人显然不会认同这一评价。刘强东公开说过,“我们的消费数据是中国最高质量的消费数据。”

刘长宏对记者表示,京东布局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融合金融行业,给客户提供服务。

据刘长宏介绍,京东之前主要做经销业务,为其提供供应链金融,今年则着力向代销业务发展,即开拓线下的供应商,给他们提供一个开放平台。

在贾敬华看来,如果京东做互联网金融,阿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京东,而非腾讯。

他认为,京东虽然属后来者,但相对阿里有其优势,即京东会先梳理出规范、标准的服务流程,通过IT系统实现了规范的运营之后,才会推出。而阿里正相反,是先去推一个东西,然后再慢慢地流程化。

在物流领域,二者的这一区别很明显。京东自建物流多时之后,马云才牵头成立菜鸟网,但菜鸟网到底会怎么干,许多阿里人也不知道。

除了阿里、腾讯、京东,谋局互联网金融的还大有人在。

与阿里、腾讯齐肩的互联网三大巨头之一的百度,7月6日获得了央行颁发的第三方支付牌照。

与阿里有战略合作的新浪,是跟百度一起领到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后来者,其在近日宣布“微银行”上线。

不确定的未来

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但到底包括哪些具体业态,目前并无统一定义。有央行人士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目前正对此进行研究,“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还是有差异的,有一条界定比较清楚,即网上银行应该不在狭义的互联网金融范畴里。”

“金融的范畴太广泛了,就算在支付领域,我们也才做了一半不到的事。”前述阿里高管表示,阿里金融集团的整个战略定位还没有完全确定,还在摸索,这跟业务、政策层面都有关系。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认为,阿里基于自己电子商务的商户去做一些大数据的挖掘工作,只用自由资金、还要抵御一定的风险,不会对线下的金融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而且贷款利率非常高,削弱了竞争优势。

除阿里小贷外,余额宝也在风光无限的同时受到质疑。贾敬华说,目前几十亿不会存在大问题,但如果以后达到上千亿规模的话,肯定会面临银行的竞争性风险和监管风险。

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也曾提出,类似余额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存在监管盲区。

6月21日,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公开批评了余额宝的两大违规问题,一是其未向监管部门备案,二是未提交监督协议。

前述央行人士告诉记者,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业态,对其整体的监管框架还没有建立。目前监管层的态度是,不要过早下结论,包括“打擦边球”这类,都可以先发展起来看看,一棒子打死和妖魔化都不对。

王维东认为,互联网金融离不开传统金融的支撑,例如阿里,所有的业务都要依靠传统金融的辅助,很多资金来自于银行。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在服务上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受访观察人士判断,未来的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会有一个很明显的差异化市场定位。传统金融注重的是大企业、高端用户,其需求不仅仅是支付和购买层面,还需要很多专业化的金融一体化服务。而“屌丝”级用户,则是阿里们的主要服务对象。

招商银行零售部总经理胡滔说,即使所有的“屌丝”都去理财,这个社会还是会有“二八定律”的,八成的“屌丝”只占有二成的财富,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大。

银行应战:招行样本

7月底探营深南大道边上的“博士帽”大楼,记者眼中的招商银行高层,比外界想象的要镇定。

2012年年报疲态尽显、银行家马蔚华离任、少壮派田惠宇接手“二次转型”、287亿火线再融资……招行的是是非非,成为近几个月来金融圈内最火热的议题之一。

掌舵核心的零售业务的副行长丁伟看上去底气十足。他列举成绩,零售业务利润占比依然执国内银行界牛耳,小微贷增量更是超越民生银行,网上业务替代率高达93%。

言下之意,这家以创新著称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绝未老去。

他说,招行许多业务单项为行业翘楚,得益于互联网。这正关乎记者此次探营的主题:互联网高调抢进金融领域,银行怎么办?

在丁伟和他的几位得力干将眼中,互联网之于金融属“拿来主义”的工具性质。他们依稀看到了从互联网那边烧来的硝烟味道,但目前远未到正面激战的程度,双方各擅胜场。

“互联网金融未来肯定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未来的一部分,但是能占到多大的比例,还是值得讨论的。”招行零售银行部总经理胡滔认为,互联网企业往往只看到银行的高利润,却低估了银行业务的高门槛。

在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刘加隆看来,这场竞争不对等,而且不公平,互联网做着金融,却游离在监管之外。

招行版“两个凡是”

“如果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变革的话,就会成为21世纪里灭亡的恐龙。”比尔·盖茨这句惊人论断,经过招行的演绎而为国内银行界所熟悉。从1998年推出“一网通”开始,招行即被视为国内“网络银行最热情的布道者”。

招行内部有一个著名的“两个凡是”,为丁伟在两三年前提出:“凡是能够用电子化解决的业务,都用电子化解决;凡是能够通过远程银行解决的业务,尽量不到网点来办理。”

在业内视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的2012年及更加火爆的2013年,招行对互联网的拥抱越来越紧密。

2012年底,招行携手HTC推出“手机钱包”,将银行卡加载在内置了安全芯片的3G手机上,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正式进军移动支付领域。

继设备商HTC之后,招行又与运营商中国联通在上海推出了信用卡手机支付产品,布局移动支付再下一城。

2013年4月,招行推出小企业专属网银平台U-BANK8,重塑其批发业务模式形态,从主要依靠网点柜台和客户经理作为服务客户的窗口,转为推动以培育纯网上用户为核心目标的产品、服务、渠道资源整合。

7月,招行将推行数月的微信客服升级为国内首家“微信银行”。微信为招行定制了许多接口,开放了许多其他公众账号没有的权限。招行欲借此实现客户系统从人工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

“我们自身的想法是必须以新的技术来重构业务,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刘加隆说,互联网公司以信息流来看待业务,而银行以资金流来看待业务,不同的业务模式有不同的视角,银行可以从这一思维角度的转换来进行业务结构调整。

对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态势,丁伟表示,要以更开放的态度来迎接。2013年上半年,许多银行都在各自内部或会集一起闭门研讨,如何对付来势汹汹的互联网金融。“我总感觉到还不够开放,社会的发展任何人阻挡不住的,你不迎接它也来了,你迎接它也来了,应该正面对待。”丁伟说。

“金融互联网”的边界

互联网“侵入”金融的同时,金融也在进军互联网。2012年以来,国有大行如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纷纷试水电子商务,推出“善融商务”、“交博汇”等B2B、B2C平台。

而招行对互联网的“开放”是有边界的。丁伟认为,要恪守银行的边界和本分,定位“金融互联网”,即利用互联网更好开展金融业务,而不会去做互联网,另起炉灶做电子商务。

其实,招行早在2004年即设立了信用卡网上商城,但丁伟对此不愿多谈。在他看来,这一网上商城不过是为了稳定客户、黏合客户、服务客户,与真正以盈利为目的的电商平台不同,并非招行的核心业务。

招行信息技术管理办公室总经理华敏表示,互联网没有改变金融本质的东西,改变的仅仅是技术问题、手段问题和方法问题,但是效率是不同的。

与之对照的是,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高调进入金融业之后,也一直在强调互联网金融跟金融互联网不是一回事。阿里宣称,不做简单把线下金融业务往网上搬的“金融互联网”。

与传统的网上银行相比,互联网金融不再视互联网为金融机构的技术支持和辅助工具。互联网公司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深度开发撬动了更多的金融业务,并逐渐搭建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

余额宝上线不到一个月,用户数就突破250万,募集资金过百亿。

观察互联网巨头与银行两边,“分寸感”和“优越感”都很明显。

“我们银行卖产品给客户都是要做严格的风险测评,我们是专业的财富管理。那你互联网就不需要这个吗?”胡滔认为,阿里利用其平台数据,对客户的服务效率确实比银行高,但其小贷平均额度不到10万元,余额宝平均不到1000元,当客户需求达到更高量级的时候,还能不能满足?她对此表示怀疑。

对于余额宝,胡滔认为固然是好事,增加了民众的理财渠道,但“这个产品没有任何新鲜之处”,与招行2006年即已推出的“溢财通”没有本质区别,还是间接融资的一种。

阿里引以为傲的数据,丁伟直言,如果为招行所用,尚不能满足其风控标准。

如果阿里做真正的银行,丁伟说,“那就等于多了一家新银行,有什么关系?现在银行已经这么多了”。

穿西服的与穿短裤的

面对互联网的冲击,自信之余,招行亦不无焦虑。

央行某负责人形容当初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合作属于“引狼入室”,“后来这个狼不走了,要吃、要喝、要房住,这就是互联网企业跟银行的数据接口,等银行醒过来,这些数据已经接上了。”

这些关键的数据往往掌握在第三方支付手里。比如用户在支付宝上通过快捷支付购买了一样产品,支付宝提供给银行的信息仅有交易金额,具体的商户、产品分类等详细信息则截留下来。

尽管不无怨言,由于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各家第三方支付公司掌握了大量的支付结算需求,银行又不得不以合作的态度去利用这笔客户资源。有银行人士觉得“合作越深,危机越大”。

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渠道优势也越来越明显。比如招行在微信这块想做的事情比现在更多,但主动权掌握在微信手中。

“我做服务,他给我开权限。如果我做营销,他就把那些权限慢慢关掉。5.0版本出来之后,还可能要关掉一部分权限。”刘加隆说。

微5.0版本推出在即,新增加的支付功能吸引着银行的目光。但银行人士估计,微信势必要通过同属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来做支付,银行则需通过财付通的渠道再介入到支付中来。

除合作方面的博弈外,银行更大的苦恼来自于他们眼中的不公平竞争。

有银行人士说,“我们研发一款产品,既要报央行批,又要到银监会批。同样的产品,等我们整个流程走下来,互联网公司可能早已推出上市。”

目前盛行的三种互联网金融形式--第三方支付、P2P、众筹融资,仅有第三方支付有央行下发牌照,且监管尚未完全到位。

刘加隆说:“不能要求我们穿西服和皮鞋来跳舞,而他们则穿着短裤跳舞。这会造成不平衡,会诱导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挤进金融领域,将来可能会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中国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监管层已意识到互联网的开放性和颠覆性,而金融业务有其风险性和规律性,未来,监管层会从金融风险、运行管理、基本规则等方面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约束。

“我们愿意竞争,但应是公平的竞争。我们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唯一的要求是:同样的市场,同业的业务,同样的游戏规则。”刘加隆说。

草根新势力

政策的利好,能否为互联网金融公司们吹响前进的集结号?

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要求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看到这一消息后,好贷网创始人兼总裁李明顺立即转发到微信群里,并加上了一句兴奋的评论:“终于市场利率化了!今天最大新闻,没有之一!”

李明顺的激动并不奇怪,利率市场化意味着民营机构将在金融领域中有更大的作为,这意味着,像好贷网这样的依靠信息匹配成单的互联网金融生力军们,将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以快速、便捷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互联网,曾颠覆了传统零售业,引爆了电子商务。现在,互联网的颠覆火焰开始烧向产业领域的皇冠--金融。只是,面对“巨头化”的金融行业,互联网还能实现逆袭吗?

资本对接“商机”

开办好贷网,已经是李明顺的第四次创业。

2013年3月,好贷网正式上线,然后在4个月的时间里,从10多人急速扩展到近90人,网点也覆盖到了全国60多个城市,直到现在,前台工作人员每天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打电话通知投递简历的人面试。

这样的发展速度,让李明顺颇为得意。在传统互联网领域,永远都规避不了与互联网大佬的竞争,而在金融这块领土里,李明顺既发挥了自己的互联网专长,又找到一片蓝海。

这是2013年初江苏老家几位正在做小贷业务的朋友给李明顺带来的启发。

这些朋友告诉他,小贷公司除了不能吸储之外,和银行职能相似--可以用自己的资本金甚至是从银行贷款来放贷。这样的小贷公司,在江苏省就有100多家,全国则有近7000家。

着手研究这些小贷公司之后,李明顺发现,“它们90%以上竟然连网站都没有”,基本还是靠发传单、电话撒网的方式来寻找潜在的客户。“我可以为这些公司提供一个网站做对接”的想法就此萌生。

在李明顺看来,做成这件事,只需要两个关键点,一是有没有足够多的合作银行,二是能不能通过互联网积攒足够流量。

李明顺用了最简单直接的办法--直接杀向银行柜台,找贷款经理聊,完成了上游(资金供应方)的信息积累,“目前,我们已经覆盖大部分能合作的银行机构,除了拉萨,省会城市已基本覆盖,一些二线城市包括苏州、无锡、温州也都已经覆盖”。

而对下游资金需求方信息匹配,经过好贷网对需求方信息进行筛选、安全审核,就可以与上游完成对接。每完成一笔交易,好贷网就能从中获得中介费用,随着链条搭建完成,好贷网的盈利体系也随之成型。

资本助推

李明顺并不是唯一的“聪明人”。

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到金融领域的,还有融360、我爱卡、翼龙贷、易贷网、借贷网等诸多网站,而且大都发展迅速。

7月初,互联网金融企业融360再获3000万美元融资。这是由红杉资本领投、光速创投、凯鹏华盈以及清科集团跟投的B轮融资,此前,在2012年3月正式上线后,该公司已经获得了由光速创投、凯鹏华盈以及清科集团的A轮700万美元融资。

时机的成熟以及大环境好转,是投资者们看好互联网金融的一个关键原因。有意思的是,在数年之前,互联网金融曾并不为投资者看好。北京决策信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涂志云,就曾有过被投资人“抛弃”的惨痛经历。

当时,意识到线上金融服务业务前景的涂志云,希望将“我爱卡”从尚诺集团(一家传统线下金融服务机构)剥离出来,“用线上渠道来为金融服务显然是趋势,如果不剥离,线上业务势必影响到线下的业务。”

但涂志云的解释并没有打动包括软银在内的投资者,他只能带着看好线上金融业务的团队“出走”。

如今,涂志云最早的30多人团队已经只剩下10人,但他的坚持终于逐渐获得回报,“我爱卡”开始为涂志云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每个月都有百万到千万的盈利”。

在早期,投资互联网金融需要勇气,但现在,它已经成为受到资本追逐助推的热门行业之一。

2011年曾与摩根士丹利亚洲投资基金、凯鹏华盈联合向宜信注资千万美元的IDG副总裁李丰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当时之所以投资宜信,主要还是看到了模式的创新,“面向的是小微企业”,位于“金字塔底部”,是“最为庞大的一群”。

“现在,互联网金融管理框架越来越明细,产业也进入到前所未有的清晰通道,以后会更加规范。”曾担任投资人的快钱创始人关国光认为,正是这一点,让互联网金融吸引了投资者。

冲击传统金融业

好贷网的撮合资本对接,远不足以描画互联网金融的完整版图。

按照业界的划分,目前国内已存的互联网金融形式分为四类:支付、P2P、众筹以及金融服务平台。其中,以支付、P2P最为繁盛,金融服务搜索平台处于起步阶段多,众筹模式因其特殊性在中国并未被广泛复制。

最近一段时间,以第三方支付开始,到P2P网络借贷的兴起,直至现在的阿里小微金融公司,都将互联网金融推到了聚光灯下。

而让一切得以发酵的,是它们对传统金融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冲突加剧。

“在央行2号令出台之前,谁也看不清未来。”关国光是第一波进入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业者,在网易以及在投行的工作经历让他看到了第三方支付的机会,但那个时候,搞互联网的到金融领域创业,是做“没人敢做的事情”。

央行于2010年6月14日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即2号令)给进入第三方支付的从业者带来了生机。2011年5月,支付宝、财付通、快钱等公司成为第一批“转正的”非金机构。

以互联网为平台切入到金融领域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很快给传统的金融机构带来了冲击。

利益的受损让中国银联都动了清剿非金机构的杀机。尽管银行出于自身利益没有与银联携手,但是互联网的冲击力的确“凶猛”。

互联网第二轮冲击波体现在网络借贷P2P领域。据安信证券的一份报告显示,2012年,整个网络借贷行业的成交量达200亿元;2013年,成交规模预计达到600亿元。与6年前相比,P2P网贷目前的市场交易量增长约10倍。还有相关数据显示,网贷平台目前已经突破400家,平均每天都有一两家平台上线;预计到2014年,整个P2P网贷平台将出现1000家以上。

“以宜信为代表的P2P企业,他们是找到了刚需。”德弘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宇如此看待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

根据银监会网站公示的信息,目前我国拥有政策性银行3家,5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132家商业银行,其他各类银行622家,共计774家。其他信托、财务公司等金融机构共计152家。

这些金融机构远远不能满足“4300万中小企业,3000万个体经营者和2亿目标消费者”服务,民间小贷、担保、保险等各类合法、非法金融公司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这类公司有近万家。

“在美国,没有不向银行借钱的人,其银行业也高度发达,达1000家。而中国的P2P之所以有市场,就是近5亿网民没有被银行服务到”,涂志云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不过,这轮冲击却更多得碰到了监管的天花板上。

7月25日,央行开始对5家在重庆开展业务的“人人贷”公司发起了整肃活动。在此之前“众贷网”上线仅一个月就宣告倒闭;“安泰卓越”停止运转,上百万资金被套;“优易网”突然“跑路”,2000多万瞬间蒸发;淘金贷突然无法登陆,负责人失去联系,其在第三方支付账户的钱全部被提走,损失数额在100万以上……

这系列问题,让外界意味识到,互联网金融带来新兴业态背后的风险,因此,必须要建立稳定健康的运行机制和完善的监管政策。

互联网第三轮冲击波是以阿里小微金融为代表的。

阿里小微金融集团还在筹备阶段就在业界丢下了几颗重磅炸弹--虚拟信用卡,以此建立网上信用体系;打着“屌丝理财神器”余额宝,借着互联网金融的名头,上线仅18天,余额宝用户就突破了250万,累计资金达66.01亿元。

这些产品带来的心理上冲击更甚。比如“余额宝改变的其实是中介形式。大家存钱可以不走银行,而是直接走了别的途径。”关国光解释说。

颠覆还是融合?

曝光在聚光灯下的互联网似乎变得无所不能。

在“互联网千人大会”的微信群里,自诩为“野蛮人”的互联网从业者甚至喊出了“颠覆金融业”的口号。

“到了让大象改变的时候了。”李明顺认为,大不能成为传统金融行业不倒的理由。繁殖能力极强的互联网公司犹如蚊子,传统金融行业就算是一头再巨大的大象,也无法抵挡众多蚊子的进攻,“要不变身一匹不停奔跑的快马,否则大象也会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但“颠覆”显然有些一厢情愿。曾撰写多篇互联网金融相关文章、化名“江南愤青”的德弘资本陈宇指出,颠覆心态本质上是对银行暴利的渴望,是一种屌丝对逆袭的期盼。因为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的零售业态,所以大家对表现不尽如人意的传统金融机构有一种“颠覆”的期待。“只有我们的生活方式90%被互联网化了,才有可能改变金融。”

不久前,在《财经国家周刊》主办的“互联网金融推进与监管高端闭门会”上,央行副行长刘士余一针见血指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各自服务不同对象。“互联网金融深入到传统金融关注不到的地方,一般适用的是小微客户,而传统金融机构适应的是‘大’客户。”

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的强基因的确在影响着金融行业。“互联网的开放性决定了其对中长尾市场实现全面覆盖,降低传统金融的服务门槛,对于产业链上下游数千万的中小企业来说,互联网金融为它们打开了一道通往现代金融服务的大门。”关国光指出,互联网对金融业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首先从中介开始,其次是风险定价,再其次是杠杆。”

“中介是互联网非常重要的特点,它把沟通、所有的信息流转效率全部根本性加快、提高了。同时,中介方式跟以前不一样了,具备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特质;风险定价是下一步。大量的互联网企业、或互联网金融企业积累了大量数据之后,可以影响风险定价了。”

关国光解释说,这里是指无论风险,还是利率市场化,都需要数据为依据。这恰好是互联网的优势;最后一步才是对杠杆的影响。 “就目前来说,互联网金融的业务量还不会改变传统金融业务,但是他们的思维、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也影响着消费者。”在刘士余看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业务一样,都是构成中国金融体系的一部分。

刘士余对话王建宙

这是一场跨界的对话。

对话的双方,在各自领域的任何举动都备受瞩目:央行副行长刘士余,2004年任央行行长助理,2006年任央行副行长,始终致力于中国金融稳定和改革;曾任中移动董事长,现被全球移动通信协会(GSMA)聘为高级顾问的王建宙,则亲身见证了中国通信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壮大,对产业的趋势潮流具有深刻洞察力。

过去,他们曾经“隔行如隔山”,虽然刘士余曾力推向电信运营商发放移动支付牌照,王建宙也曾主导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但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产业之间的天然沟壑,让他们很少有机会面对面进行思想交锋。

随着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余额宝的博兴,互联网金融既成为各自传统业务的补充与支撑,又对既有的规则与利益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促进信息消费,并提出要实现“十二五”后3年信息消费规模年均增长20%以上,这意味着到2015年,我国最终信息消费规模有望超过3.2万亿元,带动相关行业新增产出超过1.2万亿元。

在此过程中,互联网金融也被视作促进信息消费的一个重要支点。

中国该怎样发展互联网金融,又对它进行合理监管,让其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促进信息消费,助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7月16日,《财经国家周刊》专门组织会议,邀请政府、专家、机构和企业各方人士展开深入讨论。

会议上,刘士余与王建宙第一次坐在一起,就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商业模式挑战、监管趋势等问题,刮起一场强劲的头脑风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摘取了他们之间的部分对话在此刊出。他们认为,金融业与互联网行业正在相互渗透、相互博弈、相互促进,走向融合与合作。

互联网“新金融”

王建宙: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生产、经营、娱乐、教育等方面,也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方式,改变了各行各业的运作。金融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这种影响,是更好地创造财富的正面影响。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具备了电脑的全部功能,我们在电脑上做的所有的事情,在手机上都能做了,移动互联网也已经具备了互联网金融的所有条件。从目前来看,移动金融特别是移动支付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很简单,就是在电脑上能用的网上银行,只要在手机上装上客户端,就可以使用。这个已经实现,而且和台式电脑一样安全,另外还可以使用第三方支付业务。

第二类是在安装NFC(近场通讯)之后,手机具有了近距离通讯功能,又具有了非接触刷卡的功能。手机可以跟银行卡相连,以后用户不用刷卡,只要刷手机就可以刷银行卡;或是通过手机进行购物、乘车、购票等方面的小额支付。

刘士余:我的体会是,互联网金融是在信息化进入互联网时代一个必然的新的业态,不可不重视,也可以说是“新金融”。

对这个新业态重要性的认识,还得重温和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四化”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还有体制改革与机制转换的要求,就是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我体会信息化是贯穿在每一个“化”的任务中的。

我前段时间去西班牙出差。现在西班牙经济负增长、失业率超过25%,其中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高达50%。从统计数据上看,这个社会应当处于极不稳定状态。但我看到的情况是,当地并没有因为经济负增长和高失业率而引发恐慌。

这是为什么呢?对方的政府部门、电信部门、研究机构告诉我说,这是得益于一个巨大的“地下经济”。他们认为,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都借助互联网创业,比如开个小店,这比中年人的就业更灵活,这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

与此类似的,是在我国,依托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也已经解决了众多人的就业问题,仅淘宝网的上下游就有1100万人就业。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再一个,互联网领域里很多技术应用的突破,比如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手机、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等,都已经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支撑。王建宙:根据公开披露的《中国支付清算行业运行报告》,2012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规模超过了10万亿元,其中移动支付的规模是21.13亿笔,金额是1811.94亿元。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移动支付毫无疑问已经起步。

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个规模还是非常小。我国已经有12亿手机用户,一年当中,通过手机做移动支付的只有21亿笔,那是非常小的数字,中国移动一天的短信量就是20亿条。正因为规模小,推动的余地是非常非常大的。

刘士余:关于数字,我也补充一下。目前,中国大约80%的手机用户还没有使用移动支付功能,而包括移动支付在内的网络支付的笔数大体占到银行支付笔数的30%。

互联网金融目前还难以替代银行

王建宙:为了移动支付,我在国际上也做过考察。我印象最深的是,在非洲的肯尼亚,他们有一个手机银行叫M-PESA。M-PESA很简单,就是用了一个短信的平台,它既没有3G、也没有宽带、更没有NFC的平台。但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几乎全国人都在用这个东西,用它做汇款、做现场的支付等。

我去的时候,一个农民还爬到树上去接收短信信号。为什么呢?因为树上的信号强一些,必须接到这个信号才能拿到这个钱。他的一个亲戚把钱汇给他,所以他要早早地跑到树上去接收信号。在肯尼亚没有什么农村的银行,也没有信用卡,M-PESA就起到了农村银行的作用,手机号就是他们银行的账号。跟他们相比,我觉得我们规模还是太小,我们可以做到更好。

刘士余:这是一个有趣的路径依赖现象:越是发达国家,移动支付使用情况越慢,包括美国、日本和欧洲。全世界移动支付用得最好的,是肯尼亚、印尼、菲律宾,这是因为路径依赖:越穷的地方越接受新事物,越富裕的地方越有路径依赖。所以,手机和互联网在扶贫开发和促进落后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有巨大价值和功能。

王建宙:刘行长说得非常对,越没有金融机构的地方,就发展越快、推广越快。当然,现在的一个趋势是,欧美也开始越来越重视这方面。

刘士余:在我看来,今天能认知的互联网金融有三大形态:网络支付、P2P(即人人贷)和众筹融资(crowdfunding)。支付宝新推出的余额宝也很受欢迎。还有其他金融领域的业务,比如保险业务,这些在中国正在呈现很好的生机。

其中,互联网支付这一块,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一。去年,第三方支付中的网络支付(不含银行的互联网业务)业务量是6.4万亿元,大约占整个支付量的0.5%。但从交易笔数看,已经占到支付总笔数的30%。可以说,互联网支付已影响和拓展了整个支付体系的内涵与外延。

P2P的发展,全国现在大体有300家,对接了大约200多亿贷款,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数据。

众筹业务,中国已经起步,比如中关村的天使汇,虽然中国现在规模远不及欧洲和北美,但不用3年时间,肯定超过欧美,因为中国市场潜力太大了。这三大领域,我们会取得非常大的突破性进展。移动支付具有很大潜力,跟电子商务相辅相成;随着P2P的行业标准和自律完善,这个行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众筹融资也是如此。

另外,从这些领域具备一定市场份额的规模企业来看,它们的实际运作机制(包括市场拓展与风险控制)已经形成,有的已经很完善了。

目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互联网金融三大板块的业务量还不会撼动传统金融业务。目前,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超过68万亿元,P2P就算做得再好,未来5年可能也很难达到这个规模的1%。但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的思维、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传统金融机构,也影响着消费者。比如,原来只能从银行贷款,现在还可以从人人贷贷款。同时,互联网的业务成本和传统的业务成本相差很大,往往能达到1:100甚至1:1000。

当然,这两方面的市场空间不同。互联网金融生长点在海量的“小微”型,包括个人和小微企业。也可以讲是海量的交易笔数、小微的单笔金额。单笔在100-500万元的股本融资,单笔在10万-50万元之间的P2P,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互联网金融从诞生到呈业态发展,不断促进了传统金融机构改变业务、改变服务。传统的金融体系到新金融体系之间,我总体认为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互联网金融是属于金融创新范畴,它们共同构成了广义的、充满内生动力的金融体系。

合作与融合是未来之路

王宙:我的一点体会是,无论互联网行业、电信行业,总喜欢争论“技术标准”。

一个例子是,原先我们开始做手机支付的时候很早,当时地铁都还要排队买票,但因为我们老在争论是用13.56MHz频率的标准、还是用2.4GHz的标准,结果一争论就是5年,大家都已经搞了各自的支付系统。

好在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清楚了,2.4GHz现在基本上只在校园等局域应用。移动支付统一使用13.56MHz,也不用对POS机进行改造了。在这个事情上,央行下的最后决心非常好,我们不要在技术上继续争论,这是最好的选择。

刘士余:对,我们争不起也拖不起了。其实,当时包括银行在内的一些机构对三大运营商拿支付牌照有意见,一些从事支付的第三方支付组织,对三大运营商搞第三方支付颇有微词,甚至国外一些机构也有意见,说我们这个做法违反了“运营商中立”的原则。

但我们还是认为,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先考虑如何把这件事情先做起来,所以后来还是顶着压力,给三大运营商发了牌照。我也鼓励各家银行和运营商加强合作,通过这几年的运营来看,实际的效果很好,很平稳。

说实话,其实我现在对3家运营商反而有一点内疚,因为他们拿到支付牌照后,做得很辛苦,投入很大,但是对自身利润的贡献太小。当然,对提升手机用户的粘性有巨大帮助。

王建宙:其实我们也在努力寻找商业模式。说实话,大家探讨移动支付模式了很多年,但直到现在,全世界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特别是小额支付。用户一共才支付5块钱,你能拿到多少手续费?哪怕你的款额很大,也很难冲抵你的成本。

所以,在推广的初期,全世界的运营商都是先不考虑盈利,而是把它用作增加用户粘性的手段,让用户把信用卡、支付都捆绑在手机号上,让用户不会轻易离网。但是随着金融业务发展,未来还是需要寻找好的商业模式,才能有可持续的长期发展。

财富成都编辑部提示:智库分享栏目文章,为财富成都智库、专栏作者及资深会员撰写或推荐分享的内容,目的在于促进投资、创业者们的交流和发展。好东西大家共分享将更具价值。财富成都智库欢迎就此话题撰写、分享更多商业智慧。如果因此侵害了作者本人或相关方的意愿,请您及时告知,我们将暂停分享。(编辑:赵鹏程)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

参与讨论,请先登录| 注册

新浪微博快速登录腾讯QQ快速登录

文明上网,理性评论 | 欢迎您,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财富成都立场。 
最大支持255个中英文字符 
全部评论() 最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获得每日精选资讯
官方微博

更多>>最新资讯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社会内卷的真正原因是啥?

内卷这个概念的内涵很丰富,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普及和传播知识,我参考了相关的信息,把我个人的粗…

为什么90后、00后不服管?可…
陈春花:企业需要具有增长型思维…
沈南鹏:带着公益心去投早期
科创板公司参与设立产业基金 上…
迪士尼为何能不断打造深受喜爱的…

广告位空缺中,如有需求请联系站长

更多>>热门资讯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
5G时代的通信会有哪些颠覆性创新?

对于行业来说,5G+也许会带来很好的投资机会。

寒冬?产业互联网的春天才刚刚开…
史玉柱:所谓的“成功学”,都是…
数字化时代,管理者最重要的事情…
制造业要不要来西部?
大数据营销不能自作聪明!
推荐服务Recommend Service
深入财富成都
创业交流
交流站
案例
人物
故事
新蓉商
智库分享
专栏
TA说
分享
成都头条
快报
奢华人生
热点话题
读图
财富论坛
最新动态
关注500强
孵化器
官方发布
天府新区
天府快讯
政策
组团
会员服务
智慧社区
推荐服务
合作伙伴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RSS订阅
网站地图
加入我们
寻求合作
寻求报道
常见问题解答
投资项目库快捷导航
[{"url":"http:\/\/www.chengduvip.cn\/","img":"http:\/\/www.chengduvip.cn\/data\/upload\/photo\/Banner\/2022\/11\/b\/638079e33bb0f.png"}]